
11月5日,泰山科技学院淬炼商学院“泰山商道”系列主题讲座特邀泰山天颐湖景区资深管理人、拥有十余年景区运营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董庆峰担任主讲嘉宾。本次分享会以“旅游现状洞察、景区开发核心逻辑、运营策略创新”三大主题为轴心,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剖析与趋势研判,为泰山科技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文旅盛宴,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沿思路与创新路径。
从“可选消费”到“生活必需品”的文旅转型
董庆峰经理首先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政策背景,指出旅游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休闲选择”升级为现代生活的“刚需”。他通过调研数据向大家展示泰安文旅的变化趋势:超70%的受访者已形成每年至少1-2次旅游的习惯,其中30%的年轻群体每年旅游频次达3次以上。旅游目的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除放松身心外,文化体验、社交互动、沉浸式场景消费成为新增长点。例如,年轻群体更偏好太阳部落、方特等融合科技与娱乐的景区,通过主题游乐、角色扮演等实现“短暂逃离现实”的核心诉求;中老年群体则倾向文化研学、康养旅游,追求精神滋养与健康管理的双重价值。

景区资源禀赋与吸引创新的双轮驱动
董经理强调,景区开发需以“资源评估”与“吸引创新”为两大抓手。他指出,旅游吸引物是景区竞争力的核心,需通过“文化价值、市场潜力、体验独特性”三维评估体系进行精准挖掘。以天颐湖景区为例,其作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板块,依托200公里市场半径精准定位周边城市群游客,通过“泰山花海”自然景观、“老爷车博物馆”工业文化、“飞行体验馆”科技互动三大细分产品满足群众差异化需求,并配套特色餐饮、主题民宿、文创商店,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生态。此外,景区还通过季节性活动策划,如春季花海节、秋季航空展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复游率。
从“开发商思维”到“运营思维”的运营范式转变
在经济下行压力与消费升级的双重背景下,景区运营需实现从“资源开发”到“价值运营”的思维转型。董经理对比国企与民企经营模式差异,国企在价格调整、项目审批上流程较长,但资源整合能力强;民企则以灵活决策、快速响应见长,如通过动态定价避免客房空置、推出“轻资产”体验项目降低运营风险。当前,旅游消费呈现“情绪价值优先”、“兴趣驱动决策”的新特征,例如桨板运动、文创雪糕、老君山“泡面打卡”等爆款案例,均通过强互动性、高传播度的体验设计满足游客“晒圈分享”的心理需求。同时,他建议景区需警惕“网红化”陷阱,仅靠短期流量难以持续,唯有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正向文化的内容才能实现长效运营。

痛点转化、跨界融合与文化赋能的发展路径
景区升级方面,董经理指出需遵循“痛点-触点-卖点”的转化逻辑。其一,通过沉浸式场景打造如AR导览、剧本杀主题区、文创产品开发如景区IP盲盒、非遗手作等解决游客“体验同质化”痛点;其二,通过“农业+旅游”如采摘节、农耕体验,“工业+旅游”如工厂研学、科技展馆等跨界融合拓展旅游边界;其三,借鉴河南“只有河南”文化演绎经验,深度挖掘齐鲁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泰山文化、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文化IP,避免“盲目跟风”导致的同质化竞争。

本次分享会不仅为泰山科技学院师生提供了“文旅理论+文旅实践”的鲜活案例,更揭示了文旅产业在消费升级、技术赋能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创新方向。未来淬炼商学院将持续推进“泰山商道”系列主题讲座活动,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兼具战略眼光与落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文旅人才,为区域文旅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稿:淬炼商学院
撰写:范红
摄影:高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