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3月20日,淬炼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二教329办公室围绕“平时成绩记分表优化方案”展开深度交流。两学院围绕评价体系重构展开深度对话,为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创新动能

交流会聚焦“平时成绩构成”“量化赋分标准”“支撑材料”议题展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琨老师通过展示上学期课程平时成绩记分表,提出将课堂互动、实践报告、小组研讨纳入评价体系的优化建议,强调通过多元化指标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同时结合课程的特点,分享了学生外出实践心得体会汇编等过程性材料建设经验。
在量化考核标准制定环节,两学院就课堂表现权重分配、作业成绩等问题展开讨论。淬炼商学院教师结合商科课程特性,提出强化案例分析、实践成果转化等量化考核指标。双方一致认为,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赋分标准,既要体现课程特色,又要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此次跨学科交流打破了传统评价模式的学科壁垒,为优化过程性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两学院表示将继续进行交流学习,完善评价标准和支撑材料体系,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迎接审核评估奠定基础。
供稿:淬炼商学院
摄影:孟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