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傍晚,海右书院109廿四印象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一场主题为“乐学财管有新思,师生共研添财智”的课程沙龙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与应用》课程团队的组织下如期举行。学生与老师围坐一堂,围绕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及知识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这不仅是一次轻松的对话,更是一场充满故事性与启发性的思想碰撞。
活动伊始,市政工程专业的王同学率先发问:“老师,期末考试是开卷还是闭卷?能不能多些论述题?计算题的步骤能不能简化一点?”他的问题直指课程考核的核心,引来现场一片附和。第二位同学补充道:“像年金计算那么复杂的章节,考试会不会太难?能不能稍微降低点要求?”这些问题既有对学习难度的关切,也有对考核公平性的期待,展现了学生们的认真与思考。

老师们耐心解答,范红老师率先回应了学生们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章节的疑问。她娓娓道来:“年金计算确实复杂,但它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比如你在规划还房贷或者投资时,年金公式能帮你算得清清楚楚。”她举了个例子:“假设你贷款买车,10万元,分5年还清,用年金计算能精确到每期还款额。这不就是生活中用得着的技能吗?”

紧接着,李琳琳老师回应了学生们最关心的考核问题。她坦言:“开卷还是闭卷,我们还在权衡。开卷能考察你们的应用能力,但闭卷更能检验基础扎实与否。”此言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认为开卷好,能查资料更贴近实际,但是也有同学反驳,闭卷更公平,能激励我们把知识记牢。
最后,秦正晓老师从生活化的视角切入主题,针对贷款中的“等额本金”“等额本息”以及“投资内含报酬率”进行了精彩的分享。秦老师表示:“有同学反馈,在学习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其与生活距离较远,询问是否可以多列举一些实际例子,对于这一观点我完全表示认同。”紧接着,秦老师设定了一个场景:“例如,某人贷款100万用于购买房产,贷款期限为30年。在此情况下,‘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存在何种差异呢?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前期还款中利息占比较大,本金占比较小,随着时间推移,本金占比逐渐增多,利息占比逐渐减少;而‘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则是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利息随着本金的减少而逐月递减。经计算可知,在这种情况下,‘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总利息数额可能会比‘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多出几十万,这无疑是相当可观的金额。”
由《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与应用》课程组发起的“乐学财管有新思,师生共研添财智”主题沙龙活动,历经60分钟深度对话,成功构建起多维师生对话场域。本次跨学科对话不仅消弭了传统教学场域中的距离感,更催生出课程革新的认知动能。展望未来,此类跨维度的课程沙龙将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持续的知识共创,推动课程体系沿着“概念重构—方法创新—价值创造”的演进路径纵深发展,为数字经济时代输送更多复合型商科人才。
供稿:淬炼商学院
采写:秦正晓
摄影:秦正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