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董汉彬教授为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治国理政:金融强国与伟大复兴》的专题讲座。在长达1小时的讲座中,董教授从金融强国的内涵、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路径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布局。

在第一部分“金融强国概述”中,董教授深入剖析了金融强国的六大核心要素。他特别强调,强大的主权货币是金融强国的基石,并详细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目前人民币已在俄罗斯、伊朗等14个国家实现通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董教授举例说,“2023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到2024年占比更是提升至52.9%,这标志着我国货币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部分“我国建立金融强国的现状与差距”中,董教授既肯定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成就,也客观分析了存在的差距。他指出:“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同时也坦言:“在SWIFT支付系统中,人民币占比约4.61%,与美元的47.0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继续努力。”
讲座的第三部分“建立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入思考。董教授提出要通过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他还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开放,“要发展股票市场,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这是国家战略。”
董教授此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案例分析,让老师们对金融强国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次成长导师活动,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拓展视野、提升素养,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启发。
供稿:淬炼商学院
采写:聂飞
摄影:曹冰玉